Warning: is_file(): File name is longer than the maximum allowed path length on this platform (4096):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1//EN" "http://www.w3.org/TR/xhtml11/DTD/xhtml11.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xml:lang="zh-TW"> <head> <title>解說 夢與現實的交界</title> <link href="stylesheet.css" type="text/css" rel="stylesheet" /> <link rel="stylesheet" type="application/vnd.adobe-page-template+xml" href="page-template.xpgt"/> </head> <body> <div> <h3>解說 夢與現實的交界</h3><br /><br />  「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br /><br />  ──〈司馬季主論卜〉劉基<br /><br /> <br /><br />  就科學的角度來說,人之所以迷信,往往出自於想要掌握隨機或然率的慾望。隨機過程儘管在統計上可以用機率來表現出事件發生的頻繁程度與機會大小,但在實際運用上並不容易掌握。我們可以預期丟一個銅板一百次,正反面出現的次數大約各為一半,但我們卻永遠無法預測單次丟擲銅板的結果。<br /><br />  正由於隨機過程雖然無法預測,但在冥冥之中似乎又有一些規則可循;而人們總是希望可以多獲得一點資訊,多嘗試一些努力,期待事情發生的機率可以因此而改變。因此我們很容易陷入迷思,將一些不相干的事件加以連結,建立起一些莫名其妙的因果關係,於是便有了迷信的產生。然而,自然的運行規則實在太過奧妙,有些時候看似不甚合理的因果關係,其背後確實存在著並行相依的原理。像近代頗受注目的渾沌理論,藉由好萊塢電影的推波助瀾,所謂的「蝴蝶效應」已廣為人知:看似毫無關聯的小事件,最後卻可能走向大災難。<br /><br />  尋找不同事物間的關聯性,並試圖建立起系統化的因果關係,一向都是科學工作的一環。東野圭吾筆下的物理學家,有「偵探伽利略」稱號的湯川學在這本短篇集《預知夢》裏,也曾經提醒刑警草薙俊介:「當發生極為偶然的狀況時,試著反向思考此事是否為必然的結果,是科學界的常識。」秉持著這個原則,湯川與草薙這對搭檔再度聯手出擊,一連解決了五樁看似不可思議,包括預知未來、靈魂騷動等奇異現象的特殊案件。這幾篇短篇的特色在於案件本身看起來非常單純,其中幾樁在警方的立場來說甚至已經可以結案;但問題在於草薙刑警總會碰上一些乍看之下似嫌無稽,頂多只能算是巧合的周邊事件;這些事情令觀察力敏銳的草薙深感困擾。於是,他只好求助於物理學家湯川,進而發掘出案件背後的真相。<br /><br />  繼湯川系列的第一部短篇集《偵探伽利略》之後,理工背景出身的東野圭吾,再度給我們帶來五個非常精采且特別的故事。筆者認為,儘管這些故事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其一為作者在故事中運用了專業的物理化學知識或是新穎的科技材料,製造出令讀者目眩神迷,彷彿欣賞魔術一般的瑰麗效果;或者在另一類型的故事裏,作者雖未採用理工專業背景知識,但仍在情節上安排出或因巧合、或是其他人為因素,因而產生出靈異幻術般的特殊場景。然而,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故事,總是必須經過謹慎理性的推理過程,追蹤出最後的真相,並順利解決案件;讓讀者充分享受解謎的樂趣,大呼過癮。<br /><br />  草薙與湯川搭檔的此一系列探案,實為展現東野圭吾獨到創造力的一部作品。(編按:草薙與湯川系列尚有《偵探伽利略》、《嫌疑犯X的獻身》,均由獨步文化出版。)<br /><br />  第一篇故事為〈夢想〉。換個角度來說,這是個很有趣的設定。想像一下,如果你聽到男人對女人搭訕:「我覺得好像在哪兒見過妳?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表示我們一定是命中注定的一對!」老實說,這還真是個老掉牙的招數,這種年代應該沒有女孩子會吃這一套了吧!也難怪故事裏死纏著自以為是「命定女孩」的嫌犯,在闖入對方閨房的同時,被人家老媽用獵槍給轟了出來。<br /><br />  儘管這看來似乎只是一樁無聊男子擅闖民宅的案件,但草薙深入調查之後卻發現,犯人並不是信口雌黃,他真的從小就已經設定好「夢中情人」的姓名,還有畢業紀念冊為證!沒想到後來現實世界裏真的出現了這麼樣的一個女孩,世上真有這麼偶然的事情嗎?<br /><br />  故事的結局,當然是藉由湯川的抽絲剝繭,洞悉這看似偶然的必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次草薙拜訪湯川時,讀者常常好像跟著草薙一起上了堂迷你物理課一樣,而這回的主題是「拔河運動中的物理」。筆者查閱過相關資料,根據拔河運動協會的建議,湯川提出的高站姿的確符合運動物理學的理論基礎。然而拔河運動牽涉的因素很多,包括選手的施力節奏,持繩方式,運用肌肉等細節的不同,都可能影響勝負。不過湯川在本書中的說法,對於業餘拔河玩家來說應已足夠。<br /><br />  在第二篇故事〈靈視〉中,描述了一樁殺人案件,而居然有目擊者宣稱,在案件發生的同時死者的身影出現在另一個地方。儘管兇手很快就落網,也沒有太多辯駁,但案件背後是否另有隱情呢?<br /><br />  這篇故事裏之所以會出現「靈異現象」,其實可以說是一種巧合;然而巧合之所以發生,當然還有其他更值得深究的原因。本篇故事並未涉及太多理工專業知識,只有在湯川解說案情時提出一些線索當作補充說明。由此可知湯川探案之所以受到歡迎,新穎的物理化學科技不見得是關鍵;湯川針對靈視現象檢討案情,最後推理出真相的緊湊過程,才是最吸引讀者之處。<br /><br />  第三篇〈騷靈〉,可能會比較容易引起爭議。草薙在故事中受到姊姊朋友的委託,試圖尋找她失蹤的丈夫。涉有重嫌的一夥人,卻每晚在固定時間外出,十分可疑。然而,當草薙冒險潛入無人的空屋時,竟然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br /><br />  本篇故事的案件本身並不複雜,倒是作者利用了一個簡單的物理觀念──共振現象,創造出一座非常有戲劇效果的特殊場景。讀者可能會問:這可能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在住慣具有防共振設計的鋼筋水泥建築以後,現代人可能比較難以親身體會。事實上,機場飛機起降,鐵軌上火車運行,都可能是房子共振現象的起因,尤以木造建築最為明顯。台灣目前最高建築物──台北一○一,據說也有電腦控制的配備,能自動變更建築物的共振頻率,以免因風力吹拂而引起共振。<br /><br />  〈絞殺〉這個故事,在五篇中顯得比較特別。故事裏採用了一個閱讀門檻相對較低的器械性詭計,將自殺偽裝成他殺,以詐取保險金。同時,嫌犯們為了使計劃更趨周密,死者的太太給自己設計出一個充滿彈性的不在場證明,並利用曖昧的證詞來誤導警方的偵辦方向,這個詭計非常精采。<br /><br />  結局時,儘管湯川已經識破嫌犯們的詭計,但基本上他的態度與草薙大不相同,湯川對於本案的詐取意圖較為包容,也同情嫌犯們的處境;草薙儘管不以為然,卻也只能說:「這是不法行為……,做人就該循規蹈矩。」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試圖表達在案件背後的真相與犯案動機,同樣都值得深入探討;逮到犯人不是結束,反而可能是另一個問題的開始。<br /><br />  最後一篇〈預知〉,描述了一個外遇對象在當事人面前上演自殺實況的場面,十分驚悚刺激。這篇故事裏的中心詭計──ER流體,目前尚未大量運用於日常活動,讀者可能對其性質較為陌生,不太容易察覺出器械性詭計的真相。(據說在最近頗熱門的家庭遊樂器 PS3 的手把上採用了ER流體,以模擬出玩家面對的不同環境及反應。)不過隨後經由目擊者的證詞,湯川推理出這是一樁「弄假成真」的自殺案件,過程相當好看,可讓讀者充分享受鬥智的樂趣。<br /><br />  這一篇談到了「雙重外遇」的問題,多少反映出當前的社會現象。另外,作者透過推理以及類似嫌犯自白的方式揭露真相,最後並沒有安排嫌犯伏法,保持了結局的開放性。其實就某方面來說,作者也點出了偵查工作以及蒐證條件的不易。對讀者而言,知道了真相,案件可以說已經結束;但就現實上來說,很多時候警方儘管有足夠的理由可以逮到犯人,卻很可能在法律上無法對其加以制裁。這的確是重視人權社會的一種妥協。<br /><br />  最後,我覺得湯川在書裏提到的「預言師的伎倆」,最值得讀者省思。世上難免存在著真正的巧合,但人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刻意地或無意地去強調巧合的存在,選擇去相信它,同時卻又忽視那些平淡無奇的一般狀況。這就是預言師騙人的伎倆。但我想作者不只告訴我們要保持理性,不要太過迷信;同時更積極一點來說,當巧合出現得太過離奇時,不妨保持開放的心胸,試圖將這個巧合加以解釋。或許,事實的真相,就隱藏在這些巧合的背後。《預知夢》未必都是無稽之談,或許正是「日有所思」,所以才「夜有所夢」。<br /><br /> <br /><br />本文作者介紹<br /><br />紗卡,推理電子報主編及網路專欄作家,主修物理,目前正攻讀博士。愛好推理文學,喜歡與朋友分享,期待有越來越多的推理讀者,這樣才會有越來越多的推理出版品。</div></body></html> in /var/www/vhosts/enjoyreadinghour.com/zh.enjoyreadinghour.com/eKatab/REST.class.php on line 799
預知夢

預知夢 線上小說閱讀

解說 夢與現實的交界



  「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

  ──〈司馬季主論卜〉劉基

 

  就科學的角度來說,人之所以迷信,往往出自於想要掌握隨機或然率的慾望。隨機過程儘管在統計上可以用機率來表現出事件發生的頻繁程度與機會大小,但在實際運用上並不容易掌握。我們可以預期丟一個銅板一百次,正反面出現的次數大約各為一半,但我們卻永遠無法預測單次丟擲銅板的結果。

  正由於隨機過程雖然無法預測,但在冥冥之中似乎又有一些規則可循;而人們總是希望可以多獲得一點資訊,多嘗試一些努力,期待事情發生的機率可以因此而改變。因此我們很容易陷入迷思,將一些不相干的事件加以連結,建立起一些莫名其妙的因果關係,於是便有了迷信的產生。然而,自然的運行規則實在太過奧妙,有些時候看似不甚合理的因果關係,其背後確實存在著並行相依的原理。像近代頗受注目的渾沌理論,藉由好萊塢電影的推波助瀾,所謂的「蝴蝶效應」已廣為人知:看似毫無關聯的小事件,最後卻可能走向大災難。

  尋找不同事物間的關聯性,並試圖建立起系統化的因果關係,一向都是科學工作的一環。東野圭吾筆下的物理學家,有「偵探伽利略」稱號的湯川學在這本短篇集《預知夢》裏,也曾經提醒刑警草薙俊介:「當發生極為偶然的狀況時,試著反向思考此事是否為必然的結果,是科學界的常識。」秉持著這個原則,湯川與草薙這對搭檔再度聯手出擊,一連解決了五樁看似不可思議,包括預知未來、靈魂騷動等奇異現象的特殊案件。這幾篇短篇的特色在於案件本身看起來非常單純,其中幾樁在警方的立場來說甚至已經可以結案;但問題在於草薙刑警總會碰上一些乍看之下似嫌無稽,頂多只能算是巧合的周邊事件;這些事情令觀察力敏銳的草薙深感困擾。於是,他只好求助於物理學家湯川,進而發掘出案件背後的真相。

  繼湯川系列的第一部短篇集《偵探伽利略》之後,理工背景出身的東野圭吾,再度給我們帶來五個非常精采且特別的故事。筆者認為,儘管這些故事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其一為作者在故事中運用了專業的物理化學知識或是新穎的科技材料,製造出令讀者目眩神迷,彷彿欣賞魔術一般的瑰麗效果;或者在另一類型的故事裏,作者雖未採用理工專業背景知識,但仍在情節上安排出或因巧合、或是其他人為因素,因而產生出靈異幻術般的特殊場景。然而,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故事,總是必須經過謹慎理性的推理過程,追蹤出最後的真相,並順利解決案件;讓讀者充分享受解謎的樂趣,大呼過癮。

  草薙與湯川搭檔的此一系列探案,實為展現東野圭吾獨到創造力的一部作品。(編按:草薙與湯川系列尚有《偵探伽利略》、《嫌疑犯X的獻身》,均由獨步文化出版。)

  第一篇故事為〈夢想〉。換個角度來說,這是個很有趣的設定。想像一下,如果你聽到男人對女人搭訕:「我覺得好像在哪兒見過妳?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表示我們一定是命中注定的一對!」老實說,這還真是個老掉牙的招數,這種年代應該沒有女孩子會吃這一套了吧!也難怪故事裏死纏著自以為是「命定女孩」的嫌犯,在闖入對方閨房的同時,被人家老媽用獵槍給轟了出來。

  儘管這看來似乎只是一樁無聊男子擅闖民宅的案件,但草薙深入調查之後卻發現,犯人並不是信口雌黃,他真的從小就已經設定好「夢中情人」的姓名,還有畢業紀念冊為證!沒想到後來現實世界裏真的出現了這麼樣的一個女孩,世上真有這麼偶然的事情嗎?

  故事的結局,當然是藉由湯川的抽絲剝繭,洞悉這看似偶然的必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次草薙拜訪湯川時,讀者常常好像跟著草薙一起上了堂迷你物理課一樣,而這回的主題是「拔河運動中的物理」。筆者查閱過相關資料,根據拔河運動協會的建議,湯川提出的高站姿的確符合運動物理學的理論基礎。然而拔河運動牽涉的因素很多,包括選手的施力節奏,持繩方式,運用肌肉等細節的不同,都可能影響勝負。不過湯川在本書中的說法,對於業餘拔河玩家來說應已足夠。

  在第二篇故事〈靈視〉中,描述了一樁殺人案件,而居然有目擊者宣稱,在案件發生的同時死者的身影出現在另一個地方。儘管兇手很快就落網,也沒有太多辯駁,但案件背後是否另有隱情呢?

  這篇故事裏之所以會出現「靈異現象」,其實可以說是一種巧合;然而巧合之所以發生,當然還有其他更值得深究的原因。本篇故事並未涉及太多理工專業知識,只有在湯川解說案情時提出一些線索當作補充說明。由此可知湯川探案之所以受到歡迎,新穎的物理化學科技不見得是關鍵;湯川針對靈視現象檢討案情,最後推理出真相的緊湊過程,才是最吸引讀者之處。

  第三篇〈騷靈〉,可能會比較容易引起爭議。草薙在故事中受到姊姊朋友的委託,試圖尋找她失蹤的丈夫。涉有重嫌的一夥人,卻每晚在固定時間外出,十分可疑。然而,當草薙冒險潛入無人的空屋時,竟然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

  本篇故事的案件本身並不複雜,倒是作者利用了一個簡單的物理觀念──共振現象,創造出一座非常有戲劇效果的特殊場景。讀者可能會問:這可能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在住慣具有防共振設計的鋼筋水泥建築以後,現代人可能比較難以親身體會。事實上,機場飛機起降,鐵軌上火車運行,都可能是房子共振現象的起因,尤以木造建築最為明顯。台灣目前最高建築物──台北一○一,據說也有電腦控制的配備,能自動變更建築物的共振頻率,以免因風力吹拂而引起共振。

  〈絞殺〉這個故事,在五篇中顯得比較特別。故事裏採用了一個閱讀門檻相對較低的器械性詭計,將自殺偽裝成他殺,以詐取保險金。同時,嫌犯們為了使計劃更趨周密,死者的太太給自己設計出一個充滿彈性的不在場證明,並利用曖昧的證詞來誤導警方的偵辦方向,這個詭計非常精采。

  結局時,儘管湯川已經識破嫌犯們的詭計,但基本上他的態度與草薙大不相同,湯川對於本案的詐取意圖較為包容,也同情嫌犯們的處境;草薙儘管不以為然,卻也只能說:「這是不法行為……,做人就該循規蹈矩。」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試圖表達在案件背後的真相與犯案動機,同樣都值得深入探討;逮到犯人不是結束,反而可能是另一個問題的開始。

  最後一篇〈預知〉,描述了一個外遇對象在當事人面前上演自殺實況的場面,十分驚悚刺激。這篇故事裏的中心詭計──ER流體,目前尚未大量運用於日常活動,讀者可能對其性質較為陌生,不太容易察覺出器械性詭計的真相。(據說在最近頗熱門的家庭遊樂器 PS3 的手把上採用了ER流體,以模擬出玩家面對的不同環境及反應。)不過隨後經由目擊者的證詞,湯川推理出這是一樁「弄假成真」的自殺案件,過程相當好看,可讓讀者充分享受鬥智的樂趣。

  這一篇談到了「雙重外遇」的問題,多少反映出當前的社會現象。另外,作者透過推理以及類似嫌犯自白的方式揭露真相,最後並沒有安排嫌犯伏法,保持了結局的開放性。其實就某方面來說,作者也點出了偵查工作以及蒐證條件的不易。對讀者而言,知道了真相,案件可以說已經結束;但就現實上來說,很多時候警方儘管有足夠的理由可以逮到犯人,卻很可能在法律上無法對其加以制裁。這的確是重視人權社會的一種妥協。

  最後,我覺得湯川在書裏提到的「預言師的伎倆」,最值得讀者省思。世上難免存在著真正的巧合,但人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刻意地或無意地去強調巧合的存在,選擇去相信它,同時卻又忽視那些平淡無奇的一般狀況。這就是預言師騙人的伎倆。但我想作者不只告訴我們要保持理性,不要太過迷信;同時更積極一點來說,當巧合出現得太過離奇時,不妨保持開放的心胸,試圖將這個巧合加以解釋。或許,事實的真相,就隱藏在這些巧合的背後。《預知夢》未必都是無稽之談,或許正是「日有所思」,所以才「夜有所夢」。

 

本文作者介紹

紗卡,推理電子報主編及網路專欄作家,主修物理,目前正攻讀博士。愛好推理文學,喜歡與朋友分享,期待有越來越多的推理讀者,這樣才會有越來越多的推理出版品。

預知夢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