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is_file(): File name is longer than the maximum allowed path length on this platform (4096):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1//EN" "http://www.w3.org/TR/xhtml11/DTD/xhtml11.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xml:lang="zh-TW"> <head> <title>後語</title> <link href="stylesheet.css" type="text/css" rel="stylesheet" /> <link rel="stylesheet" type="application/vnd.adobe-page-template+xml" href="page-template.xpgt"/> </head> <body> <div> <h3>後語</h3><br /><br />一<br /><br /><br />  「我看金庸小說」出版之後,銷路頗佳。自然,有自知之明,銷路頗佳的原因是「金庸小說」,並非「我看」。<br /><br />  「我看」這本書,引起了各地金庸迷的興趣,而且還創了「金學研究」一詞,功不可沒,倒也不必妄自菲薄。自從一版再版三版之後,每一個看過的人,見面之後,均有不同意見。至少有六七位朋友說:我要寫一本「我看『我看金庸小說』」,來表示不同意見。<br /><br />  既稱「研究」,不同的意見自然越多越好,每當有朋友這樣說,立時回答:歡迎,歡迎,快寫,快寫!<br /><br />  遠景出版公司沈登恩先生一聽得有那麼多人要對金庸小說表示意見,大喜過望,說:金學研究,至少要出十本以上,於是,他以「等待大師」,作為廣告標題,在港台兩地報紙上向各方面徵求稿件。<br /><br />  徵求稿件的結果好像很好,沈先生時不時來告:某某先生答應寫了,某某女士答應寫了!聽了也代他高興,心想:總快可以看到別人對金庸小說有系統的意見了吧!而且,沈先生看本人的樣子,分明在「我看」中,意猶未盡,於是說:你再來一本!<br /><br />  再來一本就再來一本,心想,各方名家畢集,再來的這一本,至少要排在第六、第七本出版了。誰知道大師就是大師,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左三年,右三年,等得沈登恩先生望穿秋水,各大師答應了要寫的,表示了要寫的,一個也沒有來稿,而本人的「再看」,卻已經脫稿了,看來,「金學研究」第二本,還是本人的!<br /><br />  大師不動,老是讓小卒登場,似乎不是辦法,諸大師難道寫不出?難道不喜歡金庸作品?自然皆不,推託之辭,曰:忙!<br /><br />  忙,本人雖小卒,倒也不敢後人。「再看」是十二月份寫出來的,十二月份,本人的工作如下:電影劇本兩個,連載小說五萬字,雜文一萬字。港台兩地奔波一次,在台時間為十天。日常應酬等等不算,以上所列是淨工作量,再八萬字「再看」一本。<br /><br />  各位大師之忙,想來至多不過如此?<br /><br />  各位大師的高見,何時可以讀到?<br /><br />  這,有點下挑戰書的味道了,不要第三本「金學研究」,仍由本人登場才好!<br /><br /><br />二<br /><br /><br />  「再看」故事之初,準備寫得詳細一些。「我看」寫了六萬字,「再看」準備寫八萬字,「我看」寫過的,決不重複,想想,八萬字也夠了,恐怕還寫不了那麼多字。可是一執筆,金庸小說可供研究之處,實在太多,還是寫得十分潦草,但是寫了「鹿鼎記」、「天龍八部」兩部書,已經知道,絕無可能在八萬字之中,將十四部金庸小說全「看」完。<br /><br />  果然,再寫了「倚天屠龍記」,已經夠八萬字了。所以,「我看」反倒浮光掠影,看了金庸的全部作品,「再看」,只看了三部。<br /><br />  雖然這三部全是金庸作品中較長的,「鹿鼎記」有五大冊,「天龍八部」也有五大冊,「倚天屠龍記」有四大冊。<br /><br />  在「再看」中,比較多引用了原著,但也盡可能少用。為了引用原著,有時,在五大冊書中找一句話,可以找上半天,十分費時間。還好平時看得熟,知道前文後目,找起來比較容易些。如果看得不熟的,單是找找原著,就比寫更費時間十倍以上!<br /><br />  「再看」看了金庸三部小說,看得夠仔細了麼?還是不夠,還是有許多地方可以提出來討論研究的,但是都沒有,所以,必然還有「三看」、「四看」,一直看下去。<br /><br /><br />三<br /><br /><br />  遇上很多人,每個人都稱讚金庸的小說寫得好,但是卻全然經不起交談。一交談起來,不是支支吾吾的,說是不記得了,便是只記得一些大情節,精妙之處,完全未曾領略,暴殄天物,莫此為甚。<br /><br />  金庸的小說,是要一看再看三看四看五看六看七看八看的。不看十遍以上,就不能自稱為金庸小說迷,看了十遍以上,自然會再去看十遍。那時,每一字,每一句之中的精義奇趣,皆可領略,看小說的樂趣之甚,莫過於此,才會真正、真正知道金庸小說的妙處,才會知道「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評語,不是亂給的。<br /><br />  看,再看,多看,願天下金庸小說迷共勉之!<br /><br /><br />  一九八〇、十二、廿四、台北,林肯大廈</div></body></html> in /var/www/vhosts/enjoyreadinghour.com/zh.enjoyreadinghour.com/eKatab/REST.class.php on line 799
再看金庸小說

再看金庸小說 線上小說閱讀

後語






  「我看金庸小說」出版之後,銷路頗佳。自然,有自知之明,銷路頗佳的原因是「金庸小說」,並非「我看」。

  「我看」這本書,引起了各地金庸迷的興趣,而且還創了「金學研究」一詞,功不可沒,倒也不必妄自菲薄。自從一版再版三版之後,每一個看過的人,見面之後,均有不同意見。至少有六七位朋友說:我要寫一本「我看『我看金庸小說』」,來表示不同意見。

  既稱「研究」,不同的意見自然越多越好,每當有朋友這樣說,立時回答:歡迎,歡迎,快寫,快寫!

  遠景出版公司沈登恩先生一聽得有那麼多人要對金庸小說表示意見,大喜過望,說:金學研究,至少要出十本以上,於是,他以「等待大師」,作為廣告標題,在港台兩地報紙上向各方面徵求稿件。

  徵求稿件的結果好像很好,沈先生時不時來告:某某先生答應寫了,某某女士答應寫了!聽了也代他高興,心想:總快可以看到別人對金庸小說有系統的意見了吧!而且,沈先生看本人的樣子,分明在「我看」中,意猶未盡,於是說:你再來一本!

  再來一本就再來一本,心想,各方名家畢集,再來的這一本,至少要排在第六、第七本出版了。誰知道大師就是大師,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左三年,右三年,等得沈登恩先生望穿秋水,各大師答應了要寫的,表示了要寫的,一個也沒有來稿,而本人的「再看」,卻已經脫稿了,看來,「金學研究」第二本,還是本人的!

  大師不動,老是讓小卒登場,似乎不是辦法,諸大師難道寫不出?難道不喜歡金庸作品?自然皆不,推託之辭,曰:忙!

  忙,本人雖小卒,倒也不敢後人。「再看」是十二月份寫出來的,十二月份,本人的工作如下:電影劇本兩個,連載小說五萬字,雜文一萬字。港台兩地奔波一次,在台時間為十天。日常應酬等等不算,以上所列是淨工作量,再八萬字「再看」一本。

  各位大師之忙,想來至多不過如此?

  各位大師的高見,何時可以讀到?

  這,有點下挑戰書的味道了,不要第三本「金學研究」,仍由本人登場才好!





  「再看」故事之初,準備寫得詳細一些。「我看」寫了六萬字,「再看」準備寫八萬字,「我看」寫過的,決不重複,想想,八萬字也夠了,恐怕還寫不了那麼多字。可是一執筆,金庸小說可供研究之處,實在太多,還是寫得十分潦草,但是寫了「鹿鼎記」、「天龍八部」兩部書,已經知道,絕無可能在八萬字之中,將十四部金庸小說全「看」完。

  果然,再寫了「倚天屠龍記」,已經夠八萬字了。所以,「我看」反倒浮光掠影,看了金庸的全部作品,「再看」,只看了三部。

  雖然這三部全是金庸作品中較長的,「鹿鼎記」有五大冊,「天龍八部」也有五大冊,「倚天屠龍記」有四大冊。

  在「再看」中,比較多引用了原著,但也盡可能少用。為了引用原著,有時,在五大冊書中找一句話,可以找上半天,十分費時間。還好平時看得熟,知道前文後目,找起來比較容易些。如果看得不熟的,單是找找原著,就比寫更費時間十倍以上!

  「再看」看了金庸三部小說,看得夠仔細了麼?還是不夠,還是有許多地方可以提出來討論研究的,但是都沒有,所以,必然還有「三看」、「四看」,一直看下去。





  遇上很多人,每個人都稱讚金庸的小說寫得好,但是卻全然經不起交談。一交談起來,不是支支吾吾的,說是不記得了,便是只記得一些大情節,精妙之處,完全未曾領略,暴殄天物,莫此為甚。

  金庸的小說,是要一看再看三看四看五看六看七看八看的。不看十遍以上,就不能自稱為金庸小說迷,看了十遍以上,自然會再去看十遍。那時,每一字,每一句之中的精義奇趣,皆可領略,看小說的樂趣之甚,莫過於此,才會真正、真正知道金庸小說的妙處,才會知道「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評語,不是亂給的。

  看,再看,多看,願天下金庸小說迷共勉之!


  一九八〇、十二、廿四、台北,林肯大廈

再看金庸小說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