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is_file(): File name is longer than the maximum allowed path length on this platform (4096):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1//EN" "http://www.w3.org/TR/xhtml11/DTD/xhtml11.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xml:lang="zh-TW"> <head> <title>第四章:雜記</title> <link href="stylesheet.css" type="text/css" rel="stylesheet" /> <link rel="stylesheet" type="application/vnd.adobe-page-template+xml" href="page-template.xpgt"/> </head> <body> <div> <h3>第四章:雜記</h3><br />八 所謂「代寫」<br /><br /><br />  坊間有流言:金庸小說,有不少是倪匡代寫的。聞這種流言,樂不可支,真正太看得起倪匡了。倪匡若能寫得出金庸小說的十分之一,已是死而無憾。<br /><br />  這種說法,是自何而來的呢?大抵是起自以下幾點原因。<br /><br /><br />金庸的推薦<br /><br /><br />  金庸寫完《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在香港明報第一天開始連載時,當晚,金庸約晤,在座的還有新加坡的一位報館主人。<br /><br />  這位報館主人是特地來香港找金庸,要求金庸別結束《倚天屠龍記》,繼續寫下去。而金庸已將全副心神投入創作《天龍八部》,不可能同時要寫兩篇,所以特此約晤,要我代他撰寫《倚天屠龍記》的續集。<br /><br />  當金庸一提出這一點時,腦中轟地一聲響,幾乎飄然欲仙,當時的對話,大抵如下:<br /><br />  金庸:新加坡方面的讀者十分喜愛《倚天屠龍記》,希望有續篇,我沒有時間,特地約了新加坡的報紙主人來,竭力推薦,請倪匡兄寫下去,一定可以勝任。<br /><br />  新加坡報紙主人:金庸先生的推薦,我絕對相信,要倪匡先生幫忙。<br /><br />  (倪在大口喝酒,半晌不語之後,神色莊肅,開始發言。這大抵是一生之中最正經的時刻。)<br /><br />  倪匡:今天是我有生以來最高興的日子,因為金庸認為我可以續他的小說,真的太高興了。其高興的程度,大抵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可是我這個人有一個好處,就是極有自知之明。而且,我可以大膽講一句,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續寫金庸的小說。如果有一個人,膽敢答應:我來續寫,那麼這個人,一定是睡覺太多,將頭睡扁了的。<br /><br />  結果,當然未曾續寫《倚天屠龍記》,因為雖然睡覺不少,但倖保腦袋未扁。<br /><br />  不過這件事,至今認為是極大榮幸,頗有逢人便談之樂(如今發而為文,記述下來,可以證明),所以久而久之,就有「倪匡代筆」之說了。<br /><br /><br />金庸遊歐,倪匡代筆<br /><br /><br />  第二點,是確曾「代筆」。那是金庸在寫《天龍八部》期間,忽有長期遊歐洲計劃。而香港報紙的長篇連載,一般來說,不能斷稿,於是找我,代寫三四十天,當時在場的還有名作家董千里《項莊》先生。<br /><br />  金庸說得很技巧:倪匡,請你代寫三四十天,不必照原來的情節,你可以去自由發展。<br /><br />  (這等於是說:千萬不可損及原著,你自管去寫你自己的好了!換了別人,或許會生氣,但我不會,高興還來不及!若是連自己作品和金庸作品之間有好幾百萬光年距離這點都不明白,那是白癡了,幸好還算聽明,所以一點不生氣,連連點頭答應。)<br /><br />  金庸又說:「老董的文字,較洗練,簡深而有力。文字的組織能力又高,你的稿寫好之後,我想請老董看一遍,改過之後再見報!」<br /><br />  (這等於說:倪匡你的文字不好,雖然任由發展,還是不放心,要找人在旁監督,以防萬一出毛病。換了別人,又可能會生氣,但我不會。因為金庸所說是實,董千里先生文字之簡練有力,海內外共睹,能得到他的幫助,對我今後小說創作的文字運用方面,可以有很大的改進,所以欣然答應。)<br /><br />  商議定當之後,就開始撰寫,思想負擔之重,一時無兩,戰戰兢兢,寫了大約六萬字左右,到金庸歐遊回來,才算鬆了一口氣。<br /><br />  金庸在事前的擔心,倒不是白擔心。因為他深知我的脾氣,喜歡胡作非為,所以才事先特別叮囑「你只管寫你自己的」。然而當他回來之後,見面第一句話,我就說:「對不起,我將阿紫的眼睛弄瞎了!」<br /><br />  阿紫是《天龍八部》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我討厭這個人,所以令她瞎了眼。金庸聽了,也唯有苦笑,是否有「所託非人」之感,不得而知。常言道「生米已成炊」,阿紫雙眼,既被弄瞎了,自然也唯有認命了。<br /><br />  我所寫的那一段,在舊版書出版時,收進單行本中。金庸將全部作品修訂改正之際,曾特地來商量:「想將你寫的一段刪去,不知是否會見怪?」<br /><br />  當時的回答很妙,先大聲說:「見怪,會見怪,大大見怪!」<br /><br />  金庸是正誠君子,不像我那樣,放誕不經,聞言神情躊躇,大感為難。於是我哈哈大笑,道:「我見怪的是你來問我會不會見怪,枉你我交友十數載,你明知我不會見怪,不但不見怪,而且一定衷心贊成,還要來問我!」<br /><br />  金庸有點忸怩,說:「禮貌上總要問一聲。」<br /><br />  我說:「去他媽的禮貌!我有點擔心,阿紫的眼睛瞎了,你怎麼辦?」<br /><br />  金庸說:「我自有辦法!」<br /><br />  金庸果然有辦法,他改動了一些,結果就是如今各位看到的情形。金庸將阿紫、游坦之兩個人的性格,寫得更透徹。一個為了癡情相愛,寧願將自己的眼睛送給愛人,而一個為了性格強頑,將已復明了的眼睛又挖出來,淒楚、戀情、偏激、浪漫,都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大小說家的能力,確然令人心折。<br /><br />  經此一事之後,自然更逢人便說,而且還自撰一聯,上聯是:<br /><br />  屢替張徹寫劇本<br /><br />  下聯是:<br /><br />  曾代金庸寫小說<br /><br />  借金庸、張徹兩大名人,標榜自己,可謂深得自我標榜之三昧矣!<br /><br />  所以,才有了「代寫」的流言,事實上,卻不過如此而已。<br /><br /><br />「金庸、倪匡合著」<br /><br /><br />  第三點,明報周刊的雛型時期,需要一篇武俠小說,為了增加對讀者的吸引力,署名是「金庸、倪匡合著」。事實上,全由我個人執筆,借了金庸之名。合作小說不是不可能,但以我和金庸創作能力距離之遙遠,實在是沒有什麼可能的事。<br /><br />  以上,就是所謂「代寫」的內情。<br /><br />  金庸的小說,沒有人可以代寫。<br /><br />  如果有人可以代寫,寫出來的作品如此之好,這個人為什麼要代金庸寫,自己不寫?<br /><br />  道理極簡單,偏有人不肯去想一想,真怪!<br /><br /><br />九 通與不通<br /><br /><br />  金庸的短篇小說較弱,其中《白馬嘯西風》一篇,是專為電影創作的電影故事,發表之後,看了嘩然,每有機會,便說:「這算是什麼小說!」<br /><br />  金庸可能聽得多了,深以為恨,於是花心機徹底改寫。改刪之多,是金庸修訂他的作品中最甚的一篇,重新發表後,問:「《白馬嘯西風》改過了,看了沒有?」<br /><br />  「看了!」<br /><br />  「現在怎樣?」一副期待捧場的神情。<br /><br />  「本來不通,現在通了。」回答得極快。<br /><br />  金庸啞然失笑,不再作討論。<br /><br />  由「不通」變「通」,還是不好!<br /><br />  (關於「不好」的定義,請參看〈凡例〉篇)<br /><br /><br />十 誰做妻子最好<br /><br /><br />  一日,眾友聚集,有人問:金庸小說中那麼多女主角,你最喜歡哪一個?於是,眾人紛紛發言,我說:將問題變換一下好不好?問:金庸小說中那麼多女性人物,哪一個做妻子最合適?<br /><br />  眾人又紛紛發言,黃蓉宜敬鬼神而遠之。小龍女?誰有這種精神能力去整日呵護她?溫青青不入流……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之際,我提出:雙兒。《鹿鼎記》中的雙兒。大家研究下來,一致贊成,金庸在場,也大為首肯。<br /><br />  雙兒是世上一切男人心目中的最佳妻子。做雙兒的丈夫,如果有一晚,忽然對月興嘆:月亮方得真可愛!她也不會和你辯月亮是圓的,她會說:看來真有點起角。<br /><br />  男人而得妻如此,夫復何求!<br /><br /><br />十一 稱讚<br /><br /><br />  每有陌生人和金庸初次相見,總會說:「金庸先生,你的小說寫得真好!」若我在場,一定搶白:「你們想恭維人,為什麼不想點新鮮花樣出來。每一個人都說他小說寫得好,聽也聽厭了,有什麼作用?」<br /><br />  聞者愕然:「那應該說他甚麼好?」<br /><br />  答:「可以說金庸芭蕾舞跳得好!」<br /><br />  聞者更愕然。<br /><br />  金庸曾正式學過芭蕾舞,對古典音樂認識之高,達專家程度。<br /><br />  可惜,人人見了他,還是那一句話:「你小說寫得真好!」<br /><br /><br />十二 值得推敲的「相同情節」<br /><br /><br />  金庸小說之中,有一個相同的情節,曾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重複運用。一之為甚,其可再乎?以金庸這樣的大小說家而論,竟然同一情節,在作品中重複三次之多,簡直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又確有其事,真值得玩味。<br /><br />  這個被重複用了三次的情節,由兩男一女三個人組成。甲男、乙男同戀一女,甲男得與女成婚,而乙男從此不娶,鬱鬱終身,相思數十年,而又對此女感情,至老不渝,而且一直還在追求狀態之中,弄得甲男大為不快,偏又無可奈何。而這三人,又倒必是武林中大有身份之人。<br /><br />  這個情節,在金庸第一部作品中,已經出現,在《書劍恩仇錄》中,甲男是陳正德,乙男是袁士霄,女是關明梅。<br /><br />  在《天龍八部》中,甲男是譚公,乙男是趙錢孫,女是譚婆。<br /><br />  在《俠客行》中,甲男是白自在,乙男是丁不四,女是史小翠。<br /><br />  昔有人研究過何以《水滸傳》中的淫婦都姓潘,從而能想到施耐庵的心態。這種做法,似不足取,所以還是就此打住的好,一笑。<br /><br /><br />十三 海外孤品<br /><br /><br />  我藏有金庸的書長聯兩副。至今為止,可稱「海外孤品」,因為捨此而外,金庸再無類似的書法作品。金庸在他的作品集上,自己題書名。每一次,只怕都寫了幾十遍以上。因為他的書法,並不如何高超,絕不能稱「家」,但這副對聯,卻極有趣(見附錄)。<br /><br />  在聯語之外,還有註解,字數雖不多,但包含哲理甚深,錄下以供各位同享(標點為原作所有)。<br /><br />  ※※※<br /><br />  年逾不惑,不文不武,文中有武,不飢不寒,老而不死,不亦快哉!品到無求,無迂無爭,迂則必爭,無災無難,遠於無常,無量壽也。我與君俱以武俠小說為人知,文中有武,並駕當時。人之善禱善頌者,恒以「大富貴亦壽考」為祝。壽考誠美事,大富貴則非大爭求不可得,或求而無成,或既得而復失之,終日營營,憂心忡忡,人生百年,何愚而為此苦事?君少年時多麼憂患,當深知不飢不寒之至樂。<br /><br />  女悄子靈斯謂好,縠重穗,不搞不震非好漢。<br /><br />  貝富才捷信為財,果珍李,無憂無慮作財婆。<br /><br />  匡兄四十初度,撰聯自壽,有「年逾不惑,不文不武」暨「無欲求」語。以「不」、「無」二字為對,惟有句灑脫,匡嫂不之喜也。謹師其意,以拙筆書二聯祝無量壽。舉世貝殼藏家,或雄於資,或邃於學,抑或為王公貴胄,似君以俊才鳴者,未之或聞。<br /><br />  匡兄華誕之喜<br /><br />  弟<br /><br />  金庸<br /><br />  乙卯六月<br /><br />  ※※※<br /><br />  這兩副對聯,需要解釋之處甚多,不然,不容易明白,太過「深奧」。<br /><br />  首先,四十歲那年,我自撰對聯一副:<br /><br />  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甚麼。<br /><br />  時已無多,無欲無求,無非是這樣。<br /><br />  自覺甚是高興,在報上發表。惹來的反應,是有人在報上破口大罵:「自撰輓聯式的對聯,倚老賣老。」等等,這可以不論。老妻看了,愀然不樂,是因為「時已無多」四字。人到四十,算是活七十,已過了一大半,「無多」是實際情形。奈何人都不願聽實話。金庸知道「匡嫂」不樂之後,送來這兩副對聯。<br /><br />  第一副的「典故」如此。第二副「典故」更多。老妻名李果珍,小女名穗,小兒名震,這是嵌名聯。而「搞搞震」是粵語,意思是胡搗蛋,一聯之內,如此複雜,亦頗不多見!<br /><br />  小兒胡搗亂事蹟甚多,金庸後來又在贈他的書扉頁上題字,有「不搞不震非好漢,亂搗亂震豈英雄」之句,以資勉勵。有金庸親筆題字之小說,在同學之中,登成英雄人物矣!<br /><br />  對聯裏有關我的語句,像什麼「俊才」、「並駕當時」等等當然全是客套話,信不得的。<br /><br />  「貝殼藏家」云乎哉,是當年熱衷於收集貝殼,收得天昏地黑,如今早已放棄了,「俊才」,究竟敵不上「雄資」者也!</div></body></html> in /var/www/vhosts/enjoyreadinghour.com/zh.enjoyreadinghour.com/eKatab/REST.class.php on line 799
我看金庸小說

我看金庸小說 線上小說閱讀

第四章:雜記


八 所謂「代寫」


  坊間有流言:金庸小說,有不少是倪匡代寫的。聞這種流言,樂不可支,真正太看得起倪匡了。倪匡若能寫得出金庸小說的十分之一,已是死而無憾。

  這種說法,是自何而來的呢?大抵是起自以下幾點原因。


金庸的推薦


  金庸寫完《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在香港明報第一天開始連載時,當晚,金庸約晤,在座的還有新加坡的一位報館主人。

  這位報館主人是特地來香港找金庸,要求金庸別結束《倚天屠龍記》,繼續寫下去。而金庸已將全副心神投入創作《天龍八部》,不可能同時要寫兩篇,所以特此約晤,要我代他撰寫《倚天屠龍記》的續集。

  當金庸一提出這一點時,腦中轟地一聲響,幾乎飄然欲仙,當時的對話,大抵如下:

  金庸:新加坡方面的讀者十分喜愛《倚天屠龍記》,希望有續篇,我沒有時間,特地約了新加坡的報紙主人來,竭力推薦,請倪匡兄寫下去,一定可以勝任。

  新加坡報紙主人:金庸先生的推薦,我絕對相信,要倪匡先生幫忙。

  (倪在大口喝酒,半晌不語之後,神色莊肅,開始發言。這大抵是一生之中最正經的時刻。)

  倪匡:今天是我有生以來最高興的日子,因為金庸認為我可以續他的小說,真的太高興了。其高興的程度,大抵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可是我這個人有一個好處,就是極有自知之明。而且,我可以大膽講一句,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續寫金庸的小說。如果有一個人,膽敢答應:我來續寫,那麼這個人,一定是睡覺太多,將頭睡扁了的。

  結果,當然未曾續寫《倚天屠龍記》,因為雖然睡覺不少,但倖保腦袋未扁。

  不過這件事,至今認為是極大榮幸,頗有逢人便談之樂(如今發而為文,記述下來,可以證明),所以久而久之,就有「倪匡代筆」之說了。


金庸遊歐,倪匡代筆


  第二點,是確曾「代筆」。那是金庸在寫《天龍八部》期間,忽有長期遊歐洲計劃。而香港報紙的長篇連載,一般來說,不能斷稿,於是找我,代寫三四十天,當時在場的還有名作家董千里《項莊》先生。

  金庸說得很技巧:倪匡,請你代寫三四十天,不必照原來的情節,你可以去自由發展。

  (這等於是說:千萬不可損及原著,你自管去寫你自己的好了!換了別人,或許會生氣,但我不會,高興還來不及!若是連自己作品和金庸作品之間有好幾百萬光年距離這點都不明白,那是白癡了,幸好還算聽明,所以一點不生氣,連連點頭答應。)

  金庸又說:「老董的文字,較洗練,簡深而有力。文字的組織能力又高,你的稿寫好之後,我想請老董看一遍,改過之後再見報!」

  (這等於說:倪匡你的文字不好,雖然任由發展,還是不放心,要找人在旁監督,以防萬一出毛病。換了別人,又可能會生氣,但我不會。因為金庸所說是實,董千里先生文字之簡練有力,海內外共睹,能得到他的幫助,對我今後小說創作的文字運用方面,可以有很大的改進,所以欣然答應。)

  商議定當之後,就開始撰寫,思想負擔之重,一時無兩,戰戰兢兢,寫了大約六萬字左右,到金庸歐遊回來,才算鬆了一口氣。

  金庸在事前的擔心,倒不是白擔心。因為他深知我的脾氣,喜歡胡作非為,所以才事先特別叮囑「你只管寫你自己的」。然而當他回來之後,見面第一句話,我就說:「對不起,我將阿紫的眼睛弄瞎了!」

  阿紫是《天龍八部》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我討厭這個人,所以令她瞎了眼。金庸聽了,也唯有苦笑,是否有「所託非人」之感,不得而知。常言道「生米已成炊」,阿紫雙眼,既被弄瞎了,自然也唯有認命了。

  我所寫的那一段,在舊版書出版時,收進單行本中。金庸將全部作品修訂改正之際,曾特地來商量:「想將你寫的一段刪去,不知是否會見怪?」

  當時的回答很妙,先大聲說:「見怪,會見怪,大大見怪!」

  金庸是正誠君子,不像我那樣,放誕不經,聞言神情躊躇,大感為難。於是我哈哈大笑,道:「我見怪的是你來問我會不會見怪,枉你我交友十數載,你明知我不會見怪,不但不見怪,而且一定衷心贊成,還要來問我!」

  金庸有點忸怩,說:「禮貌上總要問一聲。」

  我說:「去他媽的禮貌!我有點擔心,阿紫的眼睛瞎了,你怎麼辦?」

  金庸說:「我自有辦法!」

  金庸果然有辦法,他改動了一些,結果就是如今各位看到的情形。金庸將阿紫、游坦之兩個人的性格,寫得更透徹。一個為了癡情相愛,寧願將自己的眼睛送給愛人,而一個為了性格強頑,將已復明了的眼睛又挖出來,淒楚、戀情、偏激、浪漫,都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大小說家的能力,確然令人心折。

  經此一事之後,自然更逢人便說,而且還自撰一聯,上聯是:

  屢替張徹寫劇本

  下聯是:

  曾代金庸寫小說

  借金庸、張徹兩大名人,標榜自己,可謂深得自我標榜之三昧矣!

  所以,才有了「代寫」的流言,事實上,卻不過如此而已。


「金庸、倪匡合著」


  第三點,明報周刊的雛型時期,需要一篇武俠小說,為了增加對讀者的吸引力,署名是「金庸、倪匡合著」。事實上,全由我個人執筆,借了金庸之名。合作小說不是不可能,但以我和金庸創作能力距離之遙遠,實在是沒有什麼可能的事。

  以上,就是所謂「代寫」的內情。

  金庸的小說,沒有人可以代寫。

  如果有人可以代寫,寫出來的作品如此之好,這個人為什麼要代金庸寫,自己不寫?

  道理極簡單,偏有人不肯去想一想,真怪!


九 通與不通


  金庸的短篇小說較弱,其中《白馬嘯西風》一篇,是專為電影創作的電影故事,發表之後,看了嘩然,每有機會,便說:「這算是什麼小說!」

  金庸可能聽得多了,深以為恨,於是花心機徹底改寫。改刪之多,是金庸修訂他的作品中最甚的一篇,重新發表後,問:「《白馬嘯西風》改過了,看了沒有?」

  「看了!」

  「現在怎樣?」一副期待捧場的神情。

  「本來不通,現在通了。」回答得極快。

  金庸啞然失笑,不再作討論。

  由「不通」變「通」,還是不好!

  (關於「不好」的定義,請參看〈凡例〉篇)


十 誰做妻子最好


  一日,眾友聚集,有人問:金庸小說中那麼多女主角,你最喜歡哪一個?於是,眾人紛紛發言,我說:將問題變換一下好不好?問:金庸小說中那麼多女性人物,哪一個做妻子最合適?

  眾人又紛紛發言,黃蓉宜敬鬼神而遠之。小龍女?誰有這種精神能力去整日呵護她?溫青青不入流……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之際,我提出:雙兒。《鹿鼎記》中的雙兒。大家研究下來,一致贊成,金庸在場,也大為首肯。

  雙兒是世上一切男人心目中的最佳妻子。做雙兒的丈夫,如果有一晚,忽然對月興嘆:月亮方得真可愛!她也不會和你辯月亮是圓的,她會說:看來真有點起角。

  男人而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十一 稱讚


  每有陌生人和金庸初次相見,總會說:「金庸先生,你的小說寫得真好!」若我在場,一定搶白:「你們想恭維人,為什麼不想點新鮮花樣出來。每一個人都說他小說寫得好,聽也聽厭了,有什麼作用?」

  聞者愕然:「那應該說他甚麼好?」

  答:「可以說金庸芭蕾舞跳得好!」

  聞者更愕然。

  金庸曾正式學過芭蕾舞,對古典音樂認識之高,達專家程度。

  可惜,人人見了他,還是那一句話:「你小說寫得真好!」


十二 值得推敲的「相同情節」


  金庸小說之中,有一個相同的情節,曾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重複運用。一之為甚,其可再乎?以金庸這樣的大小說家而論,竟然同一情節,在作品中重複三次之多,簡直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又確有其事,真值得玩味。

  這個被重複用了三次的情節,由兩男一女三個人組成。甲男、乙男同戀一女,甲男得與女成婚,而乙男從此不娶,鬱鬱終身,相思數十年,而又對此女感情,至老不渝,而且一直還在追求狀態之中,弄得甲男大為不快,偏又無可奈何。而這三人,又倒必是武林中大有身份之人。

  這個情節,在金庸第一部作品中,已經出現,在《書劍恩仇錄》中,甲男是陳正德,乙男是袁士霄,女是關明梅。

  在《天龍八部》中,甲男是譚公,乙男是趙錢孫,女是譚婆。

  在《俠客行》中,甲男是白自在,乙男是丁不四,女是史小翠。

  昔有人研究過何以《水滸傳》中的淫婦都姓潘,從而能想到施耐庵的心態。這種做法,似不足取,所以還是就此打住的好,一笑。


十三 海外孤品


  我藏有金庸的書長聯兩副。至今為止,可稱「海外孤品」,因為捨此而外,金庸再無類似的書法作品。金庸在他的作品集上,自己題書名。每一次,只怕都寫了幾十遍以上。因為他的書法,並不如何高超,絕不能稱「家」,但這副對聯,卻極有趣(見附錄)。

  在聯語之外,還有註解,字數雖不多,但包含哲理甚深,錄下以供各位同享(標點為原作所有)。

  ※※※

  年逾不惑,不文不武,文中有武,不飢不寒,老而不死,不亦快哉!品到無求,無迂無爭,迂則必爭,無災無難,遠於無常,無量壽也。我與君俱以武俠小說為人知,文中有武,並駕當時。人之善禱善頌者,恒以「大富貴亦壽考」為祝。壽考誠美事,大富貴則非大爭求不可得,或求而無成,或既得而復失之,終日營營,憂心忡忡,人生百年,何愚而為此苦事?君少年時多麼憂患,當深知不飢不寒之至樂。

  女悄子靈斯謂好,縠重穗,不搞不震非好漢。

  貝富才捷信為財,果珍李,無憂無慮作財婆。

  匡兄四十初度,撰聯自壽,有「年逾不惑,不文不武」暨「無欲求」語。以「不」、「無」二字為對,惟有句灑脫,匡嫂不之喜也。謹師其意,以拙筆書二聯祝無量壽。舉世貝殼藏家,或雄於資,或邃於學,抑或為王公貴胄,似君以俊才鳴者,未之或聞。

  匡兄華誕之喜

  弟

  金庸

  乙卯六月

  ※※※

  這兩副對聯,需要解釋之處甚多,不然,不容易明白,太過「深奧」。

  首先,四十歲那年,我自撰對聯一副:

  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甚麼。

  時已無多,無欲無求,無非是這樣。

  自覺甚是高興,在報上發表。惹來的反應,是有人在報上破口大罵:「自撰輓聯式的對聯,倚老賣老。」等等,這可以不論。老妻看了,愀然不樂,是因為「時已無多」四字。人到四十,算是活七十,已過了一大半,「無多」是實際情形。奈何人都不願聽實話。金庸知道「匡嫂」不樂之後,送來這兩副對聯。

  第一副的「典故」如此。第二副「典故」更多。老妻名李果珍,小女名穗,小兒名震,這是嵌名聯。而「搞搞震」是粵語,意思是胡搗蛋,一聯之內,如此複雜,亦頗不多見!

  小兒胡搗亂事蹟甚多,金庸後來又在贈他的書扉頁上題字,有「不搞不震非好漢,亂搗亂震豈英雄」之句,以資勉勵。有金庸親筆題字之小說,在同學之中,登成英雄人物矣!

  對聯裏有關我的語句,像什麼「俊才」、「並駕當時」等等當然全是客套話,信不得的。

  「貝殼藏家」云乎哉,是當年熱衷於收集貝殼,收得天昏地黑,如今早已放棄了,「俊才」,究竟敵不上「雄資」者也!

我看金庸小說 - 目錄